● 本報記者 胡雨
本周滬深兩市首份2024年年報即將出爐,之前市場已經圍繞業績預增個股及行業板塊“掘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已有超過13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或快報。其中,355家公司業績預喜,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醫藥生物等行業。當前,這些行業中人形、半導體等細分領域的投資機遇獲得機構青睞。
業績預增板塊市場表現亮眼
日前,北交所上市公司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受益於算力服務市場持續增長、算力資源運營效率持續提升等因素,相較前一年歸母淨利潤虧損超8000萬元,並行科技2024年預計同比扭虧,歸母淨利潤有望達到800萬元至1200萬元。從市場表現看,1月21日,並行科技收漲3.19%,盤中一度漲逾6%,表現強於A股市場主要股指。
本周滬深兩市首份2024年年報即將出爐,就已披露的業績預告或快報而言,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1日記者發稿時,A股已有超過13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或快報,其中355家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包括預增、略增、續盈、同比扭虧),占比超過27%;以預告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下限計算,共有158家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同比翻番。
從市場表現看,Wind數據顯示,1月21日,萬得預增指數盤中創出新高,截至當天收盤,該指數上漲1.68%,今年以來累計上漲8.16%,在Wind全部概念板塊指數中名列前茅;從指數成分股看,近30隻個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10%,跑贏A股市場同期主要寬基指數表現。
從行業分布情況看,前述業績預增公司較為密集地分布在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醫藥生物等行業,汽車、計算機、農林牧漁等行業也有不少公司業績報喜。
對此,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美岑認為,機械行業中部分公司業績預喜的來自半導體、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回暖;TMT行業中業績預喜的公司主要受行業周期複蘇、AI需求以及出海等因素影響;基礎化工行業以及醫藥中的化藥領域業績預喜的公司較多,主要受益於主營產品放量;農業板塊中業績向好的公司主要受益於豬周期帶來的量價齊升以及成本端改善。
看好人形機器人等方向
就前述業績預增公司所屬行業板塊而言,其在自身景氣度改善以及一係列行業事件催化下,湧現出不少結構性機會。
就機械設備行業而言,當前市場的關注熱點仍在於人形機器人。日前,樂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成功交付給北汽越野車公司;富士康與優必選宣布雙方將就人形機器人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建立全方位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在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黃帥斌看來,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平衡、運動能力普遍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製約行業進一步放量的核心因素在於訓練,特別是實現進一步能力泛化的訓練。目前仍將2025年定義為人形機器人的能力成熟之年,即通過大規模的場景部署實現訓練素材的富集並進一步反饋至機器人能力端。在此期間,密切關注規模化部署的完成、訓練方法的創新、節點性成果的取得,以及由此帶來的行業催化。
對於電子行業,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胡劍認為,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電子產業周期仍處在銷量周期上行的前期,企業盈利能力仍有改善空間,2025年在“宏觀政策周期、產業庫存周期、AI創新周期”共振上行的情況下,電子行業有望邁入估值擴張大年。此外,相比AI雲側,國內半導體企業將在AI端側創新中實現更高的市場參與度,兩者共振奠定了行業成長的確定性和空間,基本麵上行趨勢中看好半導體行情的持續性。
民生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劉海榮認為,隨著政策不斷催化,建議關注貼近終端消費格局較好的化工子行業,例如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和製冷劑:“MDI是目前格局較好的化工品之一,不僅受益於美聯儲降息、海外地產複蘇,同時也受益於國內地產後周期的消費刺激政策;製冷劑供給端有配額限製,需求端受益於以舊換新等政策刺激,價格有望保持堅挺。”